返回首页

企业估值原理?

194 2023-12-02 23:55 admin

一、企业估值原理?

企业值原理是指着眼于企业本身,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

二、企业估值公式?

一. 上市公司估值方法

1. 相对估值方法

市盈率=每股价格/每股收益

市净率=每股价格/每股净资产

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其中:企业价值为公司股票总市值与有息债务价值之和减去现金及短期投资)。

绝对估值方法

股利折现模型和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采用了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的股利或者未来的自由现金流,然后将其折现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

二. 非上市公司估值方法

1.市场法之可比公司法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2.市场法之可比交易法

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中小企业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中小企业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三、重整企业如何估值?

市盈率还是比较好的办法,目前很多风投都用。下文为引用学习到的材料,分享一下。 具体实施时,先挑选与你们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因为投资人是投资一个公司的未来,是对公司未来的经营能力给出目前的价格。 所以应用: 公司价值=预测市盈率×公司未来12个月利润 公司未来12个月的利润可以通过公司的财务预测进行估算,那么估值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预测市盈率了。 一般说来,预测市盈率是历史市盈率的一个折扣,比如说NASDAQ某个行业的平均历史市盈率是40,那预测市盈率大概是30左右,对于同行业、同等规模的非上市公司,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再打个折扣,15-20左右,对于同行业且规模较小的初创企业,参考的预测市盈率需要在再打个折扣,就成了7-10了。 这也就目前国内主流的外资VC投资是对企业估值的大致P/E倍数。比如,如果某公司预测融资后下一年度的利润是100万美元,公司的估值大致就是700-1000万美元,如果投资人投资200万美元,公司出让的股份大约是20%-35%。

四、企业估值实验步骤?

1/2

相对估值法

初创阶段和成长早期的企业的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比较大,要进行精确的估值比较困难。因此基金经理对这类企业的估值较为主观,主要的估值参考标准为相对估值乘数。传统的估值指标主要有:市盈率、PEG比率、市净率、市现率和市售率。对某些特定行业,还有一些特定的行业常用指标。

下面我们对这些常用指标做一个简单介绍。

1) 市盈率

市盈率等于企业的股权价值与净利率的比率(每股价格除以每股净利润)。它是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最常用的估值指标。

根据投中集团2011年的调查统计,中国基金的投资成本介于8-15倍市盈率之间。这个投资成本与2012年中国IPO市场平均约30倍的市盈率的发行价相比是合理的,但如果将之与国际市场的市盈率相比则过高。以美国市场为例,标准普尔指数1920-2005年间的平均市盈率在15倍左右。香港市场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在17倍左右。

市盈率指标一共有三种:静态市盈率(LFY)、动态市盈率(LTM)、前瞻市盈率(Forward P/E)。这三个指标使用的净利润指标不一样。静态市盈率指标使用的是公司上一年度的净利润指标。动态市盈率使用的是公司最近四个季度的净利润指标。前瞻市盈率使用的是分析师对该公司下一年度净利润的主流预测值。

在应用市盈率评估时要注意,不同行业的市盈率会有很大的差别。另外,企业的利润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市盈率指标也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所以一些资深基金经理往往会以该行业历史平均市盈率为标准,而不是简单地跟随市场潮流。

使用市盈率指标的缺点有二:第一,企业的净利润指标容易收到财务处理方法的影响。第二,前瞻市盈率指标使用的净利润指标依赖于主观预测。

2)PEG比率

PEG比率是一个市盈率的修正指标,等于市盈率与企业净利润平均增速的比值。假如一个企业的市盈率为30倍,其净利润的平均增速为25%,那么该企业的PEG比率=30/25=1.2.

PEG比率因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推荐而广为人知。林奇认为,企业的合理市盈率应该等于增长速度。换句话说,企业的PEG比率应该等于1.在华尔街,也有一些共同基金在其投资计划书中声明不投资PEG比率高于1的企业。

PEG比率的缺点有二:第一,经验的成分较多,缺乏理论依据;第二,过去的增长率不等于将来的增长率。

与PE值类似,PEG比率也存在行业差异,并受经济周期的影响。

3)市现率

市现率(EV/ EBITDA)是企业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的比值。EBITDA是税后净利润、所得税、利息税用、折旧和摊销之和。

由于息税折旧摊销前收益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企业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因而市现率成为国际私募股权界主流的相对估值指标。

缺陷有二:第一,和市盈率一样,要求企业业绩稳定,否则可能出现较大误差;第二,在中国,由于存在政府对部分企业税收减免等政策,造成EBITDA相同的两家企业的,可能实际净利润水平相差很大。

4)市净率

市净率(P/B)也称市账率,等于股权价值与股东权益账面价值的比值,或每股价格除以每股账面价值。

市净率估值方法更加适合资产流动性更高的金融机构,因为这类机构的账面资产价值更加接近市场价值。

与其他相对估值指标一样,不同行业的市净率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一方面,不同行业的资产盈利能力差距巨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并未进入其资产负债表,如垄断或寡头垄断、品牌、专利和特定资源等。

5)市售率

市售率(P/S或PSR)也称市销率,等于企业股权价值与年销售收入的比值,或者每股价格除以每股销售收入。

创业企业的净利润可能为负数,账面价值比较低,而且经营净现金流为负数。在这种情况下,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指标都不适用,用市售率估值反而有价值。市售率适合的行业包括公共交通、商业服务、互联网(尤其电子商务)、制药及通讯设备制造公司。通常来说,市售率越低越好。许多投资者偏爱市售率低于1的企业。

6)行业特定的估值指标

五、企业并购估值特征?

在企业估值中,还应注意四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价值概念。认识和评价企业的价值,这四个概念在实际的并购操作中比较有现实意义,分别是: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市场价值和清算价值。

(1)账面价值。企业的账面价值是指企业现有的净资产,它反映的是历史的、静态的企业资产情况,并没有反映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它没有考虑通货膨胀、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等重要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账面价值难以反映企业的企业真实价值,因为账面价值往往不包含无形资产。

(2)内在价值企业的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的净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从最抽象的意义上说,企业价值就是指企业的内在价值。企业内在价值看似是一个客观的公认的理论标准,但由于它的计算要估计未来的现金流和贴现率,实际上这一指标的确定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具备操作性。

(3)市场价值。市场价值是指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在发达的资本市场国家由于信息披露充分,市场机制相对完善,公司市值和企业价值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中国的股市公布出来的数据很难作参考,往往距离实际太远,操作时要注意深入调查。

(4)清算价值。清算价值是指企业停止经营,变卖所有的企业资产减去所有负债后的现金余额。这时的企业资产价值应是可变现价值,不满足持续经营假设。破产清算企业的价值评估,不是对企业一般意义上价值的揭示,因而不具有通常意义上的企业所具有的价值。比如说上市公司,资不抵债仍然有企业愿意去接手,包括负债的报复也愿意背上。这说明一个企业的资不抵债只是表面上的,其实内在价值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地方。

六、企业估值报告标准?

1.必须以期未资产的真实数据为标准。

2.必须以社会同行业对企业形象的如实评价为标准。

3.必须以科学,发展的方法来评估。

七、企业上市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RNAV估值法;

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股利贴现模型、自由现金流模型等。

八、互联网估值怎么算?

对一般公司的估值,国际上主要分为三类,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简单来说,市场法就是对比市场上类似的公司和交易,然后根据一定的比率折合到要评估的公司,得出目标公司的估值。 收益法,就是根据对模板公司的预期收益进行估值,主要是通过财务手段进行预测,主观性大。成本法,就是计算资产负债表中的成本,局限性很大,因为无形资产、商誉等很难评估。 在国际上,市场法应用最多,因为快速、相对客观,但是它对市场环境要求较高,要求资本能够自由流通且有较多的可比案例。国内资本环境在这两方面都较欠缺,因此以市场法作为最终评估值依据的不到十分之一。 成本法应用最少,基本上只在破产清算的时候使用,因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商誉可言了。在国内比较奇葩,21世纪以来,国有资产重大重组很多,基于国资委的要求,对本身没有什么盈利能力的企业力推成本法评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至于收益法,则是建立在对目标公司的营收预期上的,如果一个公司营收预期很差,用收益法进行评估估值会很差劲。

九、互联网公司估值标准?

1. 互联网估值首 先应该对其商业模式有清晰的认知。我们本文中,已经论述过硬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可能相差甚远;其次,我们需要明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 变现模式;最后才是定量指标,包括反映当前(或者过去)时点的用户数、流量和单用户收入(ARPU);以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趋势。可比公司市值也是重要参考 指标。

2.小米vs 火腿肠(HTC)们的案例说明市场对互联网企业和对硬件制造商的估值体系相差极大。小米公司无疑是近几年中国企业的一个神话,市场给予小米公司的估价要远远优于单纯的手机制造商,而直逼互联网公司。

3.腾讯与中国移动的对比说明需要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变现能力来看用户数量。投资者在对互联网企业进行投资时,需要进一步考虑在用户数上的变现能力。而决定变现能力的则是企业独特的商业模式。

4.Facebook 收购WhatsApp:由于梅特卡夫定律所提示的网络的规模效应,收购方可以在支付较高的溢价下仍然与被收购方取得共赢。梅特卡夫定律提出,网络的价值和 网络节点中用户的平方数成正比。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取得共赢。收购方往往愿意支付一个较高的溢价。人们为其他互联网公司估值时,会更愿意遵照这种已经含有溢 价的“锚”来估值。

5. 互联网相关企业估值的难点和特点。首先,互联网产业发展周期短、企业更迭快、可比标的少;其次,多数企业盈利性弱、且变化幅度较大;再次,财务报表上的资 产反应不了现实情况;此外,新兴行业本身的多变性导致互联网企业产生现金流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都很难预测。这些特点导致传统的DCF和相对估值法都很难应 用在互联网企业上。

6.投资者对企业的估值实际上反应的是心中的花,而这朵花可能绽放的时间要到几年以后。单单以纸上的花(财务数据等)去评价互联网企业价值远远不够。简单地去以市盈率评价互联网相关企业,往往会陷入到形而上学的误区中。(家庭理财规划方案)

十、互联网公司估值公式?

V是代表互联网企业的价值,K是变现因子,P是溢价率系数(取决于企业在行业中的低位),N是网络的用户数,R是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

估值模型

1,K增加,V增加:变现能力加强,企业价值增加

2,P增加,V增加: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价值增加

3,N增加,V增加:用户数提升,企业价值加速提升

4,R减少,V增加:网络节点距离下降,企业价值加速提升。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用户数是最大的影响因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投资者对企业还没变现或者还没盈利的情况下,就敢于投资用户量增加的互联网企业,比如亚马逊,比如京东。

市场占有率同样也是一个关键因子,所谓互联网企业里的赢家通吃,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网络上的一些大V,名人,大ip,则是公式中R的体现,这些大V,名人,是网络中的高联通节点。他们的存在缩短了节点的距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快手的大V一次直播带货销售额3000万,抖音一哥李佳琪口红卖的这么好的原因。

用户为王:伟大的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是以太网发明者罗伯特·梅特卡夫于1973年提出的,这个定律在计算机行业的地位和摩尔定律一样重要。梅特卡夫定律是说: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设备的平方成正比。

梅特卡夫定律认为,互联网的价值在于将节点链接起来。而节点越多,潜在的链接越多,价值也就越大。这也就是区块链行业经常使用的所谓“共识越强”

梅特卡夫定律的表现

通过全球最大的两个社交平台fb和腾讯表现来看,证明了梅特卡夫定律是确实有效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14个专题10270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