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是信息对抗系统安全?

199 2024-04-17 18:43 admin

一、什么是信息对抗系统安全?

信息对抗系统安全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破坏、窃取和篡改等行为的全过程。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国家的战略利益以及个人的正常生活。因此,信息对抗系统安全的风险已成为国家和个人必须面对的挑战。为了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性手段、管理性手段、法律手段和宣传教育等综合性防御措施,构筑强大的信息安全防线。

二、英文文献格式?

不同英文期刊对于文献格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规范的引用方式为主,具体可以从论文期刊的官方网站上进行下载,而且也可以从已经发表的期刊中进行摄取。

三、英文文献网站?

1.Google Scholar谷歌学术免费搜索学术文章的网络搜索引擎。其涵盖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能够查找包括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书籍、预印本、文摘和技术报告在内的多种文献。支持丰富的文献格式,同时提供全文链接、引用数与相关文章。

2. Web of Science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和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HCI)等多个数据库,收录超过8700多种核心学术期刊。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科学技术文献索引工具,涵盖学科广,支持普通检索、被引文献检索、化学结构检索多种检索方式,可以方便快速地找到有价值的科研信息。

官网: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

四、参考文献的英文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英文文献格式包括期刊、书籍、书中的章节等类型。其中,期刊是最常见的参考文献类型,需要依次列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发表年份、卷号和页码。

书籍需要列出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地点、年份和页码。

书中的章节需要列出章节作者、章节题目、书名、出版社、出版地点、年份和页码。

五、中文文献如何转英文文献?

1.第一步:打开浏览器,进入中国知网首页。

环节注意事项:以知网为例

2.第二步:在首页检索框内输入要参考的文献类别后,点击搜索按钮。

环节注意事项:以计划生育为例

3.第三步:在检索结果页点击【外文】就可以将中文参考文献变成英文参考文献了。

六、按照文献名字怎么搜索英文文献?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搜索英文文献。首先,在学术搜索引擎上输入文献的书名或关键词,如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等。然后,可以通过在检索结果页上的“高级搜索”选项来缩小结果范围,或者使用特定的筛选器来筛选日期、作者、期刊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学术社交平台或在线图书馆如JSTOR、ScienceDirect等,提供各种学科领域的英文文献,方便查阅和下载。

七、信息系统安全7大技术?

1.信息加解密技术:目的是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上传输的数据。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存储加密和数据传输加密,数据传输加密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加密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策略,用很小的代价即可为信息提供相当大的安全保护,是一种限制网络上传输数据访问权的技术。

2.边界防护技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以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资源,保护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连设备,典型的设备有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

3.访问控制技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核心策略,规定了主体对客体访问的限制,并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资源访问的请求加以权限控制。

4.主机加固技术:操作系统或者数据库的实现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漏洞,从而使信息网络系统遭受严重的威胁。主机加固技术对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进行漏洞加固和保护,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5.安全审计技术:包含日志审计和行为审计,通过日志审计协助管理员在受到攻击后察看网络日志,从而评估网络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策略的有效性,追溯分析安全攻击轨迹,并能为实时防御提供手段。通过对员工或用户的网络行为审计,确认行为的合规性,确保管理的安全。

6.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建立在内外网络边界上的过滤机制,内部网络被认为是安全和可信赖的而外部网络被认为是不安全和不可信赖的。防火墙可以监控进出网络的流量,仅让安全、核准的信息进入,同时抵制对企业构成威胁的数据。防火墙的主要实现技术有:数据包过滤、应用网关和代理服务等。

7.身份认证技术:身份认证是系统核查用户身份证明的过程,其实质是查明用户是否具有它所请求资源的使用权。身份识别是指用户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身份认证至少应包括验证协议和授权协议。当前身份认证技术,除传统的静态密码认证技术以外,还有动态密码认证技术、IC卡技术、数字证书、指纹识别认证技术等。

8.安全协议:安全协议的建立和完善是安全保密系统走上规范化、标准化道路的基本因素。一个较为完善的内部网和安全保密系统,至少要实现加密机制、验证机制和保护机制。目前使用的安全协议有加密协议、密钥管理协议、数据验证协议和安全审计协议等。

9.入侵检测系统:这一种对网络活动进行实时监测的专用系统。该系统处于防火墙之后,可以和防火墙及路由器配合工作,用来检查一个LAN网段上的所有通信,记录和禁止网络活动,可以通过重新配置来禁止从防火墙外部进入的恶意活动。入侵检测系统能够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快速分析或在主机上对用户进行审计分析,并通过集中控制台来管理、检测。

八、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

是依据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等级和安全防护需求等级,对信息系统进行分类,并为各类信息系统规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等级要求。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一般等级、较低等级、中等等级和较高等级。其中,一般等级适用于非涉密信息系统,较低等级适用于涉密程度较低的信息系统,中等等级适用于涉密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较高等级适用于涉密程度极高的信息系统。各等级之间的安全保护要求和措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保护等级和措施。

九、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要素包括?

(1) 保密性

      信息不被透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保密性是建立在可靠性和可用性基础之上,常用保密技术有以下几点:

① 防侦收(使对手收不到有用的信息)

② 防辐射(防止有用信息以各种途径辐射出去)

③ 信息加密(在密钥的控制下,用加密算法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即使对手得到了加密后的信息也会因没有密钥而无法读懂有用信息)

④ 物理保密(使用各种物理方法保证信息不被泄露)

(2) 完整性

      在传输、存储信息或数据的过程中,确保信息或数据不被非法篡改或在篡改后被迅速发现,能够验证所发送或传送的东西的准确性,并且进程或硬件组件不会被以任何方式改变,保证只有得到授权的人才能修改数据。

完整性服务的目标是保护数据免受未授权的修改,包括数据的未授权创建和删除。通过如下行为,完成完整性服务:

① 屏蔽,从数据生成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

② 证实,对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进行检查,以检测完整性故障。

③ 去屏蔽,从受完整性保护的数据中重新生成数据。

(3) 可用性

      让得到授权的实体在有效时间内能够访问和使用到所要求的数据和数据服务,提供数据可用性保证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① 性能、质量可靠的软件和硬件。

② 正确、可靠的参数配置。

③ 配备专业的系统安装和维护人员。

④ 网络安全能得到保证,发现系统异常情况时能阻止入侵者对系统的攻击。

(4) 可控性

      指网络系统和信息在传输范围和存放空间内的可控程度。是对网络系统和信息传输的控制能力特性。使用授权机制,控制信息传播范围、内容,必要时能恢复密钥,实现对网络资源及信息的可控性。

(5) 不可否认性

      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调查,是参与者(攻击者、破坏者等)不可否认或抵赖自己所做的行为,实现信息安全的审查性。

十、信息系统安全需求方案?

信息安全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涵盖广泛,数据安全是其中较为重要。在基本安全要求中,技术类安全要求与信息系统提供的技术安全机制有关,主要通过在信息系统中部署软硬件并正确的配置其安全功能来实现。

保护侧重点的不同,技术类安全要求分为数据保护、系统服务功能保护、通用安全保护三大类。其中数据保护是信息安全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保护数据,要保护数据的什么?我们必须清楚,保护数据就是要保护数据的机密性(C)、完整性(I)和可用性(A)。针对数据保护的CIA原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191532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