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保护学生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97 2024-04-17 15:33 admin

一、保护学生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晒娃有风险,信息需谨慎。“晒娃”对象,尽量控制在熟人范围内,不要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能轻易泄露孩子的就读学校、常去地点、兴趣爱好等信息,扎牢保护孩子个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们要引导孩子们了解个人信息范围,告诉孩子们哪些信息不可以告诉别人。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作用?

信息安全立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网络的全球性、技术性、虚拟性等特征以及信息安全立法的目的决定了我国立法的基本特征:信息安全法是立足信息技术而构建的法律规范。从信息安全法的产生讲,信息安全法是从网络特点、遵循网络规律而制定的一个全新的部门法。

计算机网络是当事人进行活动的技术平台,网络的特征决定了信息安全立法必须适应网络的特点、遵循网络规律。

因此,我国在进行信息安全立法时,应适应网络的特点,在研究外国及国际立法的基础上,借鉴其先进、科学的法律制度,力求达到与国际标准统一,避免因法律制度的差异而阻碍网络的应用和发展。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分类?

1.

信息网络相关的问题 1.1 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是指行为人通过计算机操作所实施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 内存及程序)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并应当处以刑罚的行为.计算机犯罪 产生于20 世纪60 年代,到本世纪初已呈猖獗之势,并为各国所重视.计算机犯 罪实质特征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本身的不可或缺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某种意义上 作为犯罪对

2.

信息安全法 2.1 信息安全法的概念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泛指用于规范信息系统或与信息系统相关行为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具有命令性、禁止性和强制性.命令性 和禁止性要求法律关系主体应当从事一定行为的规范,其规定的行为规则的内容 是确定的,不允许主体一方或双方任意改变或违反,具体强制性.如果不执行, 就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

3.

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当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者、管理者和使用者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

四、信息安全与法律法规学什么?

《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主要以高等学校信息安全、公安及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对象,在介绍信息安全和法律相关基础上,重点分三部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结合典型案例,系统讲授了我国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详细介绍了国际国内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主要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除了适合高等学校信息安全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外,对于从事信息和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也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五、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哪些?

1、1996年发布《中国公‮计用‬算机互联网‮际国‬联网‮理管‬办法》。‎͏ 

2、 1994年2月发布《中华人民‮和共‬国计算机‮息信‬系统安‮保全‬护条例》。

3、1996年2月发布《中华人‮共民‬和国计‮机算‬信息‮络网‬国际联‮管网‬理暂‮规行‬定》。

4、 1997年12月发布《中华人‮共民‬和国‮算计‬机信息网络‮际国‬联网管‮暂理‬行规定》实施

5、新《刑法》第185和第286条。

信‮安息‬全问‮日题‬趋多样化,‮户客‬需要解决‮信的‬息安‮问全‬题不断增多,‮决解‬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息信‬安全手‮不段‬断增加。‮保确‬计算机‮息信‬系统‮网和‬络的安全,‮别特‬是国家重‮基要‬础设施信‮系息‬统的安全,‮成已‬为信息化建设‮程过‬中必须‮决解‬的重大‮题问‬。

正是在这样‮背的‬景下‮信,‬息安全被提‮了到‬空前的高度‮国。‬家也从‮略战‬层次‮信对‬息安‮的全‬建设提‮了出‬指导‮求要‬。

六、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

信息安全法律法規之間的关系。笫一信息安全法律是在国家出才法律是大表国家在信息安全法律权威。笫二信息安全法規是某些部門出才法規是来对某部門内管理法規。笫三就这樣说明了信息安全法律和信息安全法規的使用的权利之间的关系了。

七、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何在?

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不是靠一部法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各分支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因此,信息安全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兼具有安全法、网络法的双重地位,必须与网络技术和网络立法同步建设,因此,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

八、计算机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1)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提出“采用电子信息等技术存取、处理、传递国家秘密的办法,由国家保密部门会同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2)1997年10月,我国第一次在修订刑法时增加了计算机犯罪的罪名。

3)为规范互联网用户的行为,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九、现行重要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包括?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该法于201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网络安全的概念、原则、责任、保护措施等内容。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原则、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共享、转让等行为,并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该条例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是对《网络安全法》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补充规定,明确了网络安全领域的具体行为规范和处罚措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该法于2015年5月1日实施,是我国反恐怖主义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恐怖主义犯罪的认定、打击和防范措施,并明确了网络安全与反恐怖主义的关系。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该法于2015年5月1日实施,是我国反间谍领域的基础性法律,规定了间谍行为的认定、打击和防范措施,并明确了网络安全与反间谍的关系。

这些法律法规对于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打击网络犯罪和反恐怖主义等具有重要意义。

十、信息安全与管理日志审计有哪些法律法规?

1. 《网络安全法》第三章第二十一条(三)采取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安全事件的技术措施,并按照规定留存相关的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2. 《等级保护2.0》对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和应用安全部分:从二级开始,到四级都明确要求进行日志审计。

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护基本要求》从三级开始,到四级都明确要求进行日志审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网站地图 (共30个专题191402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