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井冈翠竹摘抄与赏析?
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时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
二、九上摘抄与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中,诗人以“沉舟”和“病树”来比喻久遭贬谪的自己,而“千帆”“万木”比喻在诗人被贬他乡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这两句本是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在客观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三、我是谁摘抄与赏析?
假如我是我,是因为我生来如此,那么我是我,你是你。
可是,假如因为你而我是我,因为我而你是你,那么我不是我,你也不是你。
──孟德尔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最大的赞美。还有谁可以说得更有力?
──莎士比亚认识自己就是进步。
——安徒生 为你自己而感激上苍。不错,为你自己,怀感谢之心。
记着,你值得和应该感谢,你是人。
──威廉·萨洛扬
四、笑猫日记摘抄与赏析?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2、春天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吹在身上的风也不是刺骨的寒风了,干枯的树枝在风中渐渐柔软起来。
3、今天,久违的太阳终于又出现在这座城市的上空。
4、说这话人的是一个鱼眼睛、厚嘴唇的男人。我记得他唱的歌最难听,但是舞台上,他自我感觉特别好,脸上表情丰富得眉毛像快飞出去了一样。
5、那个走路像企鹅的唐飞,那个瘦得像猿猴的毛超。
6、今天没下雨,也没出太阳,天空格外明亮。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天边居然出现了几抹粉红的晚霞。
7、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8、昨天夜里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空气中满是青草的芳香。
9、在元宵节这一天吃元宵,我们的日子就会过得团团圆圆,甜甜蜜蜜,热热乎乎。
10、孩子们就像笼子里的小鸟飞上了蓝天,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就像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1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又亮。在黎明前,月色渐渐黯淡,一轮明月悄悄地躲到了银灰色的天幕后面。
12、春光明媚。天空像一幅淡雅而意境深远的水粉画,淡淡的蓝底上,飘浮着白纱般的云。
13、每个孩子的脸上都露出了美丽的微笑,一张张小脸就像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儿。
14、孩子们笑得眼睛弯弯,嘴巴弯弯,一张张小脸就像一朵朵怒放的花儿。
五、人的教育摘抄与赏析?
《人的教育》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论著,作者福禄培尔关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是他一生活动的主要方面。《人的教育》就是一部泛论儿童时期学前和学校教育的书。书中,作者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的发展,重视儿童积极活动和发展儿童个性以及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意义,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教育的连续性等。
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是“幼儿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期的人”;第四章是“学生期的人”;第五章是“整体的概观和结论”。
(一)第一章是“总论”,阐述了作者教育的基本理论。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福禄培尔把人的发展划分为3个阶段。一是幼儿期;二是少年期;三是学生期。
论教育的两个原则:
1.“教育适应自然发展”原则。
在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中,“教育适应自然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在他看来,教育适应自然的发展,在于反对违反自然的人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发展。
2.“自动发展”原则。
福禄培尔关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则是人的“自动”发展的原则。福禄培尔认为,这种“自动”发展是个体利用自我能动的力量,通过内部表现于外部和外部表现于内部的两个阶段实现的。福禄培尔之所以提出人的“自动”发展的教育原则,还在于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
但福禄培尔并没有因此使儿童的发展绝对自由化,而排斥外部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总之,在他看来,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福禄培尔认为,学校作为一种教 育机构,应当把外部世界以及作为外部世界处于密切联系的学生自己呈现在学生面前。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觉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六、人与永恒摘抄和赏析?
1、人在失去较差的时候,就会去创造较好的,进步是逼出来的。 ----周国平
2、理想的夫妇关系是情人、朋友、伴侣三者合一的关系,兼有情人的热烈、朋友的宽容以及伴侣的体贴。 ----周国平
3、"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把自己当作尺度去衡量万物,寻求万物的意义。可是,当他寻找自身的意义时,用什么作尺度呢?仍然用人吗?尺度与对象同一,无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吗?人又岂肯屈从他物,这本身就贬低了人的存在的意义。意义的寻求使人陷入二律背反。 ----周国平
4、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儿? ----周国平
七、萧红作品精选摘抄与赏析?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及感悟赏析.
1、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赏析:简短的十多个字,借用星光和月亮的光华来表达人生的悲凉境遇,而这一切都是封建社会的黑暗所致。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不得意怎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赏析: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黑暗压迫和剥削下,底层的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统治阶级的眼里,穷人的命也就变得不值钱了,因此不足惜,死生、危险都不算什么,好比烂命一条,人生苦多。
3、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赏析:一代又一代的人生活在呼兰河这座小城里,他们的境遇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子子孙孙都是逆来顺受的命运,逃不掉的剥削和压迫。
4、他们就是这类人,他们不知道光明在哪里,可是他们实实在在地感到寒凉就在他们身上,他们想退去寒凉,因此而来了悲哀。
赏析:生活在旧社会的老百姓,一生的劳碌和打拼,却看不到光明的存在,也看不到人生的未来,他们的一生都被凄凉二字笼罩着,想通过反抗来打破命运的桎梏,却始终知识悲凉。
5、他们都像最低级的植物似的,只要极少的水分,土壤,阳光——甚至没有阳光,就能够生存了。生命力特别顽强,这是原始性的顽强。
赏析:植物的生存很容易,因为需求很少,而萧红的童年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即是如此,他们的生命力顽强,顽强的活着,只是活得很悲凉。读后感.作者用人们的生活现状来抨击封建统治者黑暗的压迫和剥削,深切的关切着底层百姓的命运。
八、养鸭的悲与欢摘抄,赏析?
文 | 丰子恺
除了假日有长长大大的四个学生——两大学,一高中,一专科——回家来热闹一番之外,经常住在家里的只有三个半人:我们老夫妇二人,一个男工,和一个五岁的男孩。但畜生倒有八口:两狗,两猫,两鸽,和两鸭。有一位朋友看见了说:“人少畜生多。”
这许多畜生之中,我最喜欢的是两只鸭。狗是为了防窃贼设法讨来的;猫是为了抵抗老鼠出了四百多块钱买来的,都有实用性。并且狗的贪婪,无耻和势利,猫的凶狠和谄媚,根本不能使我喜欢。至于鸽子呢,新近友人送来的,养得不久;我虽久仰他们的敏捷和信义,但是交情还浅,尚未领教,也只得派在不欢喜之列。惟有两只鸭,我觉得有意思。
这一对鸭不是原配,是一个寡妇和一个第二后夫。来由是这样的:今年暮春,一吟(就是那专科生)从街上买了一对小鸭回来。小得很,两只可以并排站在手掌上。白天在水田游泳,晚上共睡在一只小篮里,挂在梁上:为的是怕黄鼠狼拖去吃。鸭子长得很快,不久小篮嫌挤,就改睡在一个字纸篓里,还是挂在梁上。有一天半夜里,我半睡中听见室内哗啦哗啦地响,后来是鸭子叫。连忙起身,拿电筒一照,只见字纸篓正在摇荡中,下面地上,一只小雄鸭仰卧在血泊中。仔细一看,头颈已被咬断,血如泉涌了。连忙探望字纸篓,小雌鸭幸而还在。环视室内,凶手早已不知去向了。这件血案闹得全家的人都起来。看着残生的小雌鸭,各人叹了好几口气。
后来一吟又买了一只小雄鸭。大小和小雌鸭仿佛。几日来,小雌鸭形单影只,如今又鹣鹣鲽鲽了。自从那件血案发生以后,我们每晚戒备很严,这一对续弦的小鸭,安全地长大起来,直到七月初我们迁居新屋的时候,已经长成一对中鸭了。新屋四周没有邻居,却有篱笆围着一大块空地。我们在篱笆内掘一个小塘,就称为乳鸭池塘。一对鸭子尽日在篱笆内仰观俯察,逡巡游泳,在我的岑寂的闲居生活上增添了一种生趣。不知不觉之间,它们已长成大鸭,全身雪白,两脚大黄,翅膀上几根羽毛,黑色里透着金光,很是美观。它们晚上睡在屋檐下一只箩子底下。箩子上面压上一块石板,也是为防黄鼠狼。
九、骆驼祥子345章摘抄与赏析?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
《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车夫叫祥子的悲惨故事。
而“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说的是祥子在“理想”和“生命”中选择了“生命”,因为“生命”是穷人唯一的选择,穷人不是不可以拥有“理想”而是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穷人他们想要拥有的是金钱,有些穷人认为金钱比理想更可贵,但金钱有时候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金钱可以把好人变成“坏人”。金钱会使人堕落 。
2、他的腿长步大,腰里非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把不动,使座儿觉到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就站住了;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脊背微俯,双手松松拢住车把,他活动,利落,准确;看不出急促而跑得很快,快而没有危险。就是在拉包车的里面,这也得算很名贵的。
赏析:
这一段人物描写,从装束、体态、身段,到靠力气吃饭的人所引以自豪的体能、体力以及品性人格都写得很精彩,把一个活生生的祥子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这份普通的职位、祥子将每个细节与动作都琢磨了、仅仅花了两三个星期的功夫就可以慢慢适应研究跑法、说明祥子对这方面还是很有研究的、通过动作细节等方面滴描写塑造了人物。
3、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弛,像惊狂了的大精灵,扯天扯地的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的乱卷,像不知怎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忽然横扫,乘其不备的袭击着地上的一切,扭折了树枝,吹掀了屋瓦,撞断了电线;可是,祥子在那里看着;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赏析:
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天桥、鼓楼、白塔,是牌楼、街道、小巷,是车厂、大杂院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老北京,但是这儿没有丝毫田园诗一般的快乐, 而是祥子的那双大脚马不停蹄地跑过大街,穿过小巷,烈日下,雨雪中处处有他艰难的身影。
4、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赏析:
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产生的。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
5、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悲哀中的礼貌是虚伪。
赏析:
它折射出了人性的懦弱,毕竟能够一生都坚忍不拔的人是少数,但我们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慢慢改变。
6、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冰里。
赏析: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7、那时候,他满心都是希望;现在,一肚子都是忧虑。
赏析:
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8、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
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
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赏析:
这段话讲述的是祥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买上车后的表现,从多处动作描写都能看出祥子买车后的激动的心情和对于自己车子的喜爱,如“手哆嗦得更厉害了”、”几乎要哭出来了”、“细细端详”、”简直没有什么不可以把人和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前三句的动词突出表现了祥子的欣喜之情,而从最后一句中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看出祥子对于自己车子很是亲密,这也是祥子辛辛苦苦攒到钱买来的回报,同时这段话也为下文祥子的车子被抢做衬托,突出了下文祥子的可怜
9、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他有自己的打算,有些心眼,但不好向别人讲论。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车口儿”上,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像民歌似的由一处传到一处。
祥子是乡下人,口齿没有城里人那么灵便;设若口齿灵利是出于天才,他天生来的不愿多说话,所以也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
赏析:
这段话描述了祥子的装束 体态 身段和引以为豪的体能以及祥子的品格,同时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箱子比喻成了一棵树,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祥子的性格特点及外貌特征于我们的眼前,老舍的这段对祥子的描写很是生动,将这个健壮、朴实、充满生机的祥子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这段话与下文祥子的堕落做对比,突出了黑暗社会对人们心灵的创伤。
10、“四外什么也看不见,就好像全世界的黑暗都在等着他似的,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身后跟着那不声不响的骆驼。”
赏析:从“由黑暗中迈步,再走入黑暗中”中可以看出他在走,在挣扎,在对黑暗的进行反抗;但是由于意志是盲目的,所有挣扎注定是没有结果,最终还是回归于“无”,也就是“再走入黑暗中”。
十、七月与安生摘抄赏析?
七月对安生说:其实我们俩都很爱装,可是你装不像,真正聪明的人,根本不会让别人觉得自己聪明。你就是太笨了,老是装腔作势,一点也不会掩饰自己。
安生和七月都太想成为对方了,所以她们越远离对方,就越想活成对方。一方面是为自己而活,另一方面是为对方而活。
七月和安生就像是彼此的影子,一不小心变成了对方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来一句话,“离开之后,我将自己活成了你”!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